降營所稅不足吸引外資 (蘋果日報 經濟人語 2007.9.10)降營所稅不足吸引外資行政院計劃在民國98年調降營利事業所得稅,從25%降到16.5%以下,以提升國際競爭力,並藉以吸引外來投資。這顯示政府是有意「拼經濟」的;但如果以為在降稅後,外資就會顯著提高或「源源而入」,就會把問開幕活動題看得過於簡單。 結合兩岸可造優勢 一般的「外資」分為兩種,一種是掌握企業經營的「直接投資」,另一種是以股利或資本利得為目標的「金融投資」或「間接投資」。「直接投資」的促進投資、貿易、技術移轉和就業效果較大,特別受到歡迎。針對直接投資,我國的確是需要憂慮的。英國好房網「經濟學人智庫」最近公布了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合作出版的《至2011年的世界投資展望:外來直接投資和政治風險的挑戰》,台灣的資料也清楚呈現,值得我們參考。雖台灣在2006年表現優異,以74億美元的流入量大幅超越過去4年平均的13.5億美元,但在全球都表現優異下,這個數量只名列世膠原蛋白界39名。值得憂慮的是,該機構對台灣未來5年(2007?2011)吸引外資的預測,以每人吸引量而言排名世界42名,以吸引外資佔總生產比例而言排名64名,以吸引外資佔固定投資比例而言也排到63名 ──台灣吸引外資前景似乎是黯淡的!《經濟學人》的預測是以嚴謹的「計量經濟學」方法,以找房子77國的長期資料確認出影響外資流入量的變因包括:市場規模、經濟成長率、經商環境、出口商品的燃料物料成本、單位勞動成本、和三大都會區(美、歐、日)之一最近的距離、外資存量佔總生產比例、是否說英語、國家所屬區域;它們聯合解釋了外來投資變量的91%。最重要的兩個變數是「酒店兼職市場規模」和「經商環境」,兩者解釋了三分之二的外資變動。因此,如果要提升外資流入量,當然就應該對市場規模和經商環境加以著力。對於市場規模,可以著力之處似乎有限;但如果能夠以「自由貿易協定」來結合對岸的市場,是可以造成巨大優勢的,但目前卻希望渺茫;因此,只能就「設計裝潢經商環境」來努力。《經濟學人》的「經商環境」包括了政治環境、總體經濟環境、市場機會、對民間企業和競爭的政策、對外來投資的政策、外貿和匯率管制、賦稅、金融、勞動市場、基礎設施十類,共91個子項目。降低營所稅只觸及到「賦稅」中的「公司稅負擔」一個子項。所幸台灣「經商賣房子環境」的總評分不差,過去5年排名21,未來5年被排到19名,但還有提升的空間。 須破恐懼中資障礙 最值得重視的,是在國家分析中的評論。雖然報告對台灣的研發人力、基礎設施、勞動力、戰略位置、友商態度有所讚譽,但是對智財權保護、公共工程競標、限制中國產品進口、使用大陸勞動房地產力和大陸人士來台旅遊的管制也頗有微詞。其結語是:「……許多外國公司將對投資台灣會趑趄不前,直到政府放鬆對大陸的經濟聯繫。如果將中國大陸公司對台灣投資的限制撤除,許多外國公司很可能會對台灣投資。然而,由於台灣許多人恐懼允許中國公司投資會顯著影響這個島嶼的政治和經長灘島濟安全,所以限制很可能還是無法改變。」真的有心吸引外資,大概必須先努力突破這些障礙吧!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情趣用品YAHO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d31idfgl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